春节宅家不发疯指南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艾菲的理想 Author 艾菲的理想
作者 | 艾菲来源 | 艾菲的理想(ID:xiaoyaolsh)
编辑 | 贝儿
一年一度的春节,本该是阖家团圆、热闹非凡的时候。
有谁曾想,2020年的春节却让我们所有人都陷入到了完全相反的境地 - 隔离、孤独、抑郁、焦虑、恐慌……
持续待在家里,恐慌感和焦虑感随着不断增加的数字和不断刷新的坏消息不断扩大,想要一直做到心平气和,多少有些自欺欺人……
在这种情况下,我开始重读《易经》。
巧得很,昨晚看书时恰好读到《易经》64卦中的“需卦”,于是灵光一现 - 这不正对应着现在每个人的真实处境吗?
需卦的结构是这样的:上面是坎卦,下面是乾卦。这就意味着,内在是充满动力的乾卦,外面则是充满危险的坎卦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
内有动力,外有危险,这就意味着你不能着急,你要等待。
那么,等待的结果会是什么呢?
这就需要再看一下它的卦辞了。需卦的卦辞是:需。有孚,光亨,贞吉。利涉大川。翻译过来就是:需卦。有诚信,光明通达,正固吉祥。适宜渡过大河。
“有孚”意味着,你现在要先培养实力,不用担心,也不要着急。
“利涉大川”则意味着,现在虽在等待,但你最终还是能够渡过大河的。因为“需卦”中有一“乾卦”。外面虽然是“坎”,充满危险,但下面是“乾卦”,所以说最终是不会陷入危险的,也不会坐以待毙。
同时,需卦代表的又不仅是“等待”,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,你要培养自己的各种条件,你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。当你将自己的身心调节到适当的程度时,才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,最终在外面的危险退去后,重新获得生命力的释放。
既然要等待,那什么样的等待才是最佳的等待方式呢?
需卦说,在等待中要培养自己的各种条件,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。
所以,假如能够转换视角,将这次因疫情事件而带来的“关禁闭”看成是一场人生中的修行,在修行中滋养自己的身体与心灵,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等待体验呢?
不论是湖北人,还是其他地域的人,现在,我们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宅着。
平时,很多人都很想当个“死肥宅”,一边喝着肥宅欢乐水,一边打着游戏、看着美剧;然而,真当国家要求你每天在家宅着,不要出门,宅上15天的时候,多少都会有种崩溃的感觉。
可如果我告诉你,曾经有人在荒芜一人的地方待了整整12年,你是不是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?
我说的这个人就是丹津•巴默。
丹津•巴默,英国人,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。青春年少时有过短暂的虚荣追求,但从二十一岁起便放下尘缘,前往印度,追随藏传佛教上师,成了一名比丘尼。
后来,丹津•巴默便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雪洞闭关。
这个洞穴是位于海拔13200尺喜马拉雅山边上的一个深洞,既没有圆整的入口,也没有平滑的泥土地,它是如此的贫乏,以至于根本无法作为她温暖舒适的居住地。
其实,它只是山崖壁上的一个突起,其它三面都暴露在外。洞顶呈倾斜状,人在里面直不起身,必须弯着腰。这个洞穴最多只是一个简易的避难所,里面小的可怜,最宽处只有十尺宽六尺深。
然而,她却在这里,从33岁生活到了45岁。
每天,她只吃一顿午餐,都是相同的食物,米、木豆、蔬菜。冬天的夜晚,温度会低到零下35度,伴随着号叫的风声,冰雪在洞口堆积。但她也只是在中午烧一次炉火,煮午饭。洗澡很简单,不过一个水桶而已。
在洞穴里,没有电视机、收音机、音乐、小说。事实上,除了宗教书籍外,什么书也没有。她彻底远离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。在所有世俗享受中,最极端的是她连一张床都没有。这并不是因为洞穴里放不下一张床,而是她不要床铺。她追求的是最严格的修行方式,她训练自己不睡觉。
在这个洞穴里,她从不曾躺下过,她每天晚上都是笔直的坐在冥思座上。
她说:“我不缺任何‘奢侈品’,我拥有所需要的一切。”
如果说,这一切与物质、舒适生活、娱乐消遣有关的生活,她都可以不需要,但她还得面对最艰难的一项苦修,那就是孤独。
夏天,她偶尔会看见一位牧羊人,有时某个朋友会访问她一两天。但每年大部分时间她都是独自一人,在冬天大雪封山的日子里,大雪将她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。而最后在洞穴的三年里,她几乎没见过任何人,只有各种各样的动物。
除了孤独外,她还得要面对疾病。
在洞穴里,她常常发炎,然后发高烧,但没有任何医疗,她就那么活下来了。有一次,她长期闭关,结果帮她运送简单食物的人没有如期而来。她没有选择,只有依靠剩余粮食,勉强维持,几个月后,食物更加稀少。虽然她活了下来,但已是命悬一线。
她说:“藏人有句谚语‘如果你该生病,你就生病;如果你该死去,你就死去。’’’
是的,比面对疾病更可怕的是直面死亡。
一年冬天,大风雪持续了七天七夜,冰雪越积越高,超过了她的洞门,直到她意识到自己被活埋了。一天天过去,没人来救她。在这段时间,她做了最后与最大的修炼。她仔细的观想,自己的身体在土地里腐化了,活在火葬的热度中融化了。
这样的观想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,一方面它减轻了死亡来临时的惊吓,另一方面它理清了剩余生命中重要事情的顺序。
她说:“我真正觉得自己要死了,而我有许多时间来思考它。很有趣,我并不担忧。我想:‘如果我该死,那就死吧。’我不害怕,看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,这真是太精彩了。”
离开洞穴后,巴默重新走向人群,却丝毫没有在与人相处时变得困难。
她说:“我获得了一种内心的真正的自由,这是在我闭关前从不曾体验过的。那是一种内在的真正平静。我想这种自由是出自一种自足,不论发生什么事情,你都不会向外向上寻找原因。现在我注意到,自己对于所有发生的事情,不论它们是属于外相还是内相,我内心对其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。有时,这种感觉就像置身于一栋巨大的空屋中,而所有的门窗都大敞四开,风不受任何阻碍的吹来吹去。”
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,我们自然无需宅上12年,当然也修行不到她的境界。但是,假如我们能将这段时间当作是一场自我的修行,也许,我们会离内心的自由更近一步。
这就是每个人面对等待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:有人被动等待,有人主动等待。
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:在这场禁闭之后,后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。在这里,我想再跟大家分享两个我很喜欢的真实故事。
故事一:瘟疫与牛顿
1665年年中,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英国许多地方。
那时的瘟疫可比现在的疫情严重得多,在那次瘟疫中,八万人丧命,足足有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。所以,那时人们的恐慌情绪也比现在待在家里的我们严重得多。
同绝大多数学生一样,牛顿也从剑桥大学离开,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林肯郡去躲避瘟疫。
就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恐慌、焦虑之中时,牛顿已经走了出来,并将他所有的能量和精力都投入在了对于学术的研究上。
在那段时间里,牛顿认真研究了沃利斯的著作,并提出了能够取得同样结果的另一种方法。不久,牛顿对沃利斯的方法加以提炼,最终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。
这是数学,在物理方面,他还写下了一百多个运动公理。这些公理中就包含了惯性的基本概念,而这正是后来有名的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雏形。
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全身心的投入,1666年10月,牛顿发布了一篇论文,在这篇文章中,他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。而那篇论文的发布则标志着,那时的他已经跻身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。
在那场狂暴的瘟疫中,正是在林肯郡,而且很可能就是在巴宾顿位干布斯比帕戈内尔的家里,这位还是剑桥学生的牛顿,完成了自己绝大部分的创造性工作,为自己日后伟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一场大瘟疫,有人沉浸在恐慌中无法自拔,有人抱着不知能活到哪天的想法终日荒废,但也有人,在这同样的时光中,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。
故事二:经济危机与坎贝尔
1929年10月24日,纽约股市暴跌,由此引发了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。
这场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,最开始是金融业的崩溃,随后就引发了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停滞,公司破产,工厂倒闭,农场破产,然后又导致了大批的工人失业,大批企业人员下岗,大批农产品滞销。
对大多数人而言,如果还有工作,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保住现有的工作;如果已经失业,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找到一份能让自己饿不死的工作,撑过去。
然而,却也有人不是这么想的。
这是一位名叫约瑟夫·坎贝尔的美国人。
在这场异常严重的经济危机中,他也没能找到工作。原本,可以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他,却因为觉得单一学科会让人变得平庸,于是拒绝了。随后,他带着自己的妹妹和朋友,隐居到了森林里。
在森林里,他一待就是五年,这是五年既没有工作也没有钱的日子。如果换作一般人,待在荒无人烟的森林里,面对没有盼头的生活,与严重匮乏的物质,一定会有万念俱灰之感。
然而,坎贝尔却不一样。
他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,他说:“在没有工作或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的时候,你要自己找到该做的事情。我把一天分为四个时段,每个时段四个小时。我只在其中三个时段看书,另外一个时段自由活动。”
每天早上他都8点起床,在8点到9点之间做早餐,整理房间。9点开始读书三个小时。到中午时,他通常会用一个小时吃午饭,然后继续看三个小时的书。在接下来的四小时里,他会用其中三小时看书,然后用一个小时外出。晚上11点到12点,他会用一个小时收拾,然后上床睡觉。
如此规律的日子一过就是5年,在这5年里,虽然穷苦,但坎贝尔的内心却无比喜悦。他后来回忆说,那时自己的心中就像是有一颗北极星在指引着,而他则一直在追随着这颗北极星,追随着来自于内心的极乐。
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,坎贝尔学习了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,横跨了人类学、生物学、文学、哲学、心理学、宗教学、艺术史等多个领域,同时还搜集了各种文化下的不同神话传说。
在读了很多书、进行了很多次的对比研究后,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,那就是:神话到底是什么?
神话,看起来缥缈荒诞,但实际却是我们心灵的映照,是集体潜意识的显现,也是我们人生必经旅程的隐喻,它能帮助我们实现对自身的超越。
同时,所有这些神话的背后都隐藏着同样一个法则 — 这些神话讲得其实都是同一个故事。而其中英雄的成长都遵循着同样一个的模式,那就是三个必须经历的阶段:启程、启蒙、回归。
坎贝尔把这个本质上完全一样的模式称之为英雄之旅。
而这,也是他在那五年时间里得到的最大收获与最大启示。
在那次极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结束后,坎贝尔立刻就被莎拉劳伦斯学院聘为文学教授,开始了为期38年的教书生涯。
就像他自己写的“英雄之旅”一样,5年的经济大萧条正是坎贝尔必须要完成的试炼,而此时的他已带着关于神话学的完整理论回归社会。
他在所有课程中都引入了他的神话学研究,很快他的神话学导论课程就成为了这所学院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。
也许,你会觉得神话学没有任何实用价值,但其实不然。
坎贝尔后来写了好几本关于神话学的著作,其中多本书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,美国《时代周刊》将其中一本《千面英雄》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书之一。
好莱坞著名导演乔治·卢卡斯在创作《星球大战》时也参照了坎贝尔的《千面英雄》。就这样,坎贝尔也成为了卢卡斯终生追随的精神导师。
坎贝尔不但拥有众多超级粉丝,包括作家、编剧、导演,他的书还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超越现实、摆脱困境的力量。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他的母亲,《哈利波特》的作者 J.K.罗琳,以及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。
而他的“英雄之旅”这套理论也被很多想要找到“真我”的人奉为探索自我的经典,如今也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,我也是其中一个。
同样一段时光,对于有的人来说是煎熬、是折磨;但是对另一部分人而言,它却正是一个机会、一场修行。前者被动承受,后者默默成长。
作者介绍:
艾菲,《直击本质》作者,全球认证优势教练&个人成长教练,前美国财富五百强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。关注微信公众号:艾菲的理想(ID:xiaoyaolsh),夯实“思维跃迁”与“自我认知”两大基石,成为真实且闪闪发光的自己。
你可能会喜欢: